對閥門用電動裝置主要部件的要求與結構簡單敘述如下:
1)電動機:由于閥門在開啟過程中以開啟的瞬間力矩為最大,因此,就要求電動機有較大的起動轉矩。近年來有些制造廠已開始采用閥門專用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的起動轉矩與額定轉矩之比≥3,同時轉速低、體積小、質量輕。但是大部分的電動閥門仍采用標準電動機、實際上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2)機械減速器:閥門用機械減速器裝置的選擇應該根據(jù)力矩的大小、傳動比、效率和外形尺寸來考慮。一般有以下幾類:①蝸桿傳動一采用蝸輪、蝸桿來減速,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電動機用離合器帶動蝸桿,并由蝸桿傳動蝸輪,將力矩輸出至閥桿螺母。當需要手動時,可將拉桿向右拉,使蝸桿上的離合器與電動機離合器脫開,實現(xiàn)手動、電動的轉換,蝸桿減速裝置比較簡單,制造容易,適用于傳動比i=20~60,一般使用在
球閥、蝶閥和閘閥上,但傳動效率低,外形尺寸較大。②蝸桿、直齒圓柱齒輪二級傳動一采用蝸桿和直齒圓柱齒輪二級傳動裝置來減速,如圖2所示。第一級蝸桿減速后,再用直齒圓柱齒輪作第二級減速,可增大速比(i=60~120)輸出轉矩亦增加了,結構比較簡單,但傳動效率較低,外形尺寸大。③行量齒輪傳動一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是一種具有動軸線的齒輪傳動機構,圖3是最常見的形式,可用于減速、增速和差動裝置。行星傳動的類型,可按組成傳動機構的齒輪嚙合方式劃分為NGW型、NW型、ZUWGW型、NN型、NGWN型和N型等(N-內嚙合,W-外嚙合、G-公用齒輪、ZU-錐齒輪)圖3為一級內嚙合、一級外嚙合和內外嚙合公用的行星輪所組成的NGW型行星傳動機構。采用這種減速裝置,結構緊湊,體積小,質量輕,傳動速比大(NW型i=1~50、NN型i≤1700、N型i=10~100、NGNG型i≤500),傳動效率高,一般使用在小口徑閘閥和截止閥上,也可以用在球閥和蝶閥上。但制造工藝要求較嚴格。圖4是單級NGW型太陽輪浮動的結構圖。④諧波齒輪傳動。圖5所示為諧波齒輪傳動的典型結構?;镜臉嫾ǎ翰òl(fā)生器X,剛輪g和作為柔輪的中間件r。波發(fā)生器轉動,迫使柔輪產生彈性變形,并使它的齒與剛輪相互作用,傳遞運動和力。柔輪變形過程基本上是一個對稱的諧波,因此稱為諧波齒輪傳動。傳動過程中,波發(fā)生器轉一圈,柔性輪上某點變形的循環(huán)次數(shù)稱為波數(shù)見。常用的是雙波和三波兩種。雙波傳動的柔輪應力較小,結構比較簡單,容易獲得較大的傳動比,更為常用。諧波齒輪傳動的特點是:傳動比大、范圍寬;元件少,體積小,質量輕,在相同條件下比一般齒輪減速器的元件少一半,體積和質量可減少20%~50%;同時嚙合的齒數(shù)多,雙波傳動在受載情況下同時嚙合的齒數(shù)可達總數(shù)的20%~40%,故承載能力高,且誤差可相互補償,故運動精度高,可采用調整波發(fā)生器達到無側隙嚙合;運動平穩(wěn);噪聲低;可通過密封壁傳遞運動;傳動效率高,i=100時,η=69%~90%,i=400時,η=80%,且傳動比大時,效率并不顯著下降。但主要零件柔輪的制造工藝較普通齒輪復雜。





調節(jié)閥廠家-天沃感謝您瀏覽!